【中医药扶贫】山坡地开出金莲花
内容来源:北京日报
记者:王琪鹏
随着几场大范围降雪,河北崇礼已进入农业生产的“冬歇期”。厚厚的积雪下,石窑子乡今年9月栽下的1500万株金莲花苗已经扎了根。等到来年春天,蛰伏一冬的金莲花苗将第一个破土而出,成为崇礼的“报春草”。
金莲花基地为石窖子乡农村闲置劳动力提供了增收的途径。
“就盼着下雪呢。”崇礼金莲花产业扶贫基地技术负责人王文君笑着解释,崇礼的气候种不了冬小麦,但是金莲花却能安然越冬。金莲花耐寒,下雪有利于保持根部土壤水分,对金莲花的生长是好事。
金莲花是一种传统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的功能,是金莲花胶囊等药品的主要成分,也可以制成金莲花茶、面膜、精油等产品。今年,崇礼充分利用农村闲置土地,由带贫龙头企业扶农公司在石窑子乡实施金莲花产业扶贫基地项目,种植金莲花1000多亩。
在北京市东城区的对口帮扶下,金莲花基地使用北京帮扶资金300万元,建起了12座育苗大棚,为产业发展安装了引擎。王文君从2016年开始在崇礼试种金莲花,花苗都是从河北承德引进来的。金莲花苗从承德运到崇礼,这一挪一栽,刨去运费不说,金莲花苗的根系也会受到损伤,栽到地里起码要有25天的“缓苗期”。如果是在崇礼育苗,不但不用“缓苗期”,栽苗的成本也将大大降低。
王文君拿起一穴金莲花苗,指甲大小的叶子下是一团纤细的根系,看上去弱不禁风。“这一穴就是5到7株,别看它小,特别扛冻。”王文君说,这些抱团生长的幼苗栽下之后,到了冬天枝叶就会枯萎,而根部则会进入“冬眠”。有了育苗大棚之后,金莲花苗的生长期更长,根系更加粗壮,越冬更不是问题。
北京挂职干部、崇礼区扶贫办副主任崔琰介绍,育苗大棚建成后,可培育金莲花苗1500万株。此外,大棚中间还有8亩空地,可以作为金莲花种子培育基地,每年每亩约出产种子10公斤,不仅能满足育苗使用,还能保证金莲花的质量。
经过初试、中试,再到如今的大规模种植,实践证明,崇礼的海拔和气候非常适宜种植金莲花。产业扶贫基地的落地,不但推动了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还建立起中药材产业精准扶贫的新模式。粗略计算,一亩地能生产金莲花干花五六十斤,如果品相好,做成茶花一斤售价在300元左右。如果是制药,一斤干花的价格也要60多元。
在石窑子乡,小小的金莲花已成为带动当地群众脱贫增收的有效途径。王文君介绍,基地种植面积共1000亩,为周边3个村子的村民提供了工作机会。“我们这儿主要是薅草、栽苗、摘花,七十多岁老太太也能干得了。”在农村,老年人口是脱贫攻坚的困难群体,但在石窑子乡,却是另外一番情况。
72岁的尹振贵是一名建档立卡户,他做过心脏支架,干不了重活儿,就和老伴儿一起来到金莲花基地栽苗。“上山栽树我干不了,但是栽苗我没问题。”老尹说,栽苗一天能挣120元,一个月就是3000多,比种地强太多了。“我们在家闲着也是闲着,打工挣点钱,还能帮衬帮衬子女。”
在金莲花基地打工一个月,相当于村民们过去一年的收入。这吸引了不少具有劳动能力,尤其是那些因为上了年纪而无法出门打工的村民。据统计,基地平均每天用工30多人,多的时候能够达到100多人。仅在育苗期3个月,就能实现人均增收1万元。
今年10月,东城区援建的烘干车间也正式投入使用,大大提升了金莲花基地的生产效率。王文君介绍,以前制作干花都是露天晾晒,不但效率低,一旦空气潮湿,晒制的干花就会发黑。现在有了烘干车间,生产再也不受天气限制,而且还能加工豆角等蔬菜,不但带动了更多人就业,还带动了其他产业发展。今年,崇礼还头一年在东城区援建的光伏电站发展立体经济,在光伏板下试种金菊取得了成功。金菊烘干制成的菊花茶,花朵大,茶汤鲜亮,让当地群众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
王文君也有一个计划。他说,金莲花基地毗邻草原天路,明年将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让其成为草原天路沿线的一个景点。“到那时再来看看,漫山遍野全是金莲花,你来了都舍不得走!”
编辑:王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