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扶贫】深山黄精化作产业“黄金”
内容来源:贵州日报
记者:余欢
从0到4500只,白云镇肖家村养殖灰鹅实现了产业从无到有的突破; 从4亩到3300余亩,凯本镇书写黄精产业由小变大的篇章; 24万吨大葱,让天龙镇二官村成为亿元村; …… 今天,我们来看看农村产业革命是如何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收入,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的。 近日,记者走进贵州省黔东南州岑巩县凯本镇,在凯府村朗梅组的黄精基地里,58岁的种植户藤召前正握着锄头挖黄精。 “以前黄精都是野生的,谁也没想过要人工种植。”藤召前说话间举起锄头用力一刨,那刚从土里出来的黄精,颜色比姜和土豆显白,块茎上密且长的根须粘连着泥土,也牵带出藤召前的记忆。 “我从小就挖来拿去卖,从1公斤不到1元卖到现在的20元,也一直有商贩到这收购,野生老虎姜给大家带来了额外收入。”藤召前回忆道。 在凯本镇,“老虎姜”是当地人对黄精这一中药材的俗称。黄精其貌不扬,价格却不低。2016年以来,黄精从长在路边的野生植物,逐渐成为当地开展规模种植的大产业。 “我就是从2016年开始种黄精的,到目前有50亩,收入也很不错。”藤召前放下锄头,抖了抖黄精上的土,放进一旁已经装满的两个竹筐里,抄起扁担挑回家。这一天太冷了,穿着藏青色羽绒服的藤召前调侃道,收购的商贩也怕冷,再不然就可以直接在田间地头卖了。 在凯本镇,像藤召前这样的种植大户一共有42户,小镇地处武陵山余脉,适宜的地理水文条件,使野生黄精成为当地人眼中的寻常物。而现在,全镇共人工种植3300余亩黄精,这段时间正是采收季。包括藤召前刚挖出的那两筐在内,截至目前,凯本镇已出售80余吨黄精,实现产值160余万元,带动2万余人次务工。 从野生到人工种植,如今凯本镇这篇3300余亩的黄精产业篇章,却与一个人试种4亩地的小故事有关系,他就是住在藤召前邻村的凯本镇小田坝村杨福。 30多年前,卫校毕业的杨福成为村里的一名村医,由于工资很难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他和藤召前一样,挖野生黄精来补贴家用。 时间渐久,两人和很多村民一样,对这种采摘方式习以为常。直到9年前,杨福想摆脱这种“原始”的经济模式,虽然受惠于自然,但也只能被动盈收。 “黄精在村里很常见,老一辈都熟悉,说明这里的水土适宜种植。”2011年10月,杨福或许没想到,他这一刻的灵光一闪,会在5年后的凯本镇掀起一股人工种植黄精潮。 但相比于后来的受人追捧,当那年10月,杨福在自家田里种下4亩黄精时,不仅无人问津,更是备受质疑。 “都没得人种过,你这个怕是要拐了哦,搞不了事的。”类似的话,杨福当时听了不止一次。 试图让他放弃的,除了人言人语,还有不愿被“驯服”的黄精。由于生长期长达5年,种下后的第一年,望着光秃秃的田,杨福的期许并没有长成嫩绿的芽,扒开土层,60%的黄精茎快都烂掉了,这似乎印证了众人的预判。 那一段时间,支撑杨福继续试种的或许是他的执拗吧。没有人能穿越时空,告诉他几年后这些黄精能让他赚28万元。但杨福认定了,这地方水土能长出野生黄精,就一定能人工培植。 对他来说,那没坏掉的40%黄精就是希望,在重新补种后,他这希望在第二年抽出芽来。那份别人羡慕中的成就感,或许和以采摘为生的先民开启农业耕种新生活类似吧。 “你这个搞到事了。”大家没有意识到,与此时的称赞相比,几年后他们会更吃惊自然是如何酬勤的。 2016年,杨福的4亩黄精开始采挖,从5年前的不愿示人,到长得胖胖让人无法忽视爱不释手,杨福的黄精为他带来了轰动周边的效益。 “黄精真的能种出来!” “我要种植黄精!” 当年,当地政府便推动种植黄精,为种植户提供技术培训,包括生产指导、产品收购、行业信息、加工服务等,并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种苗,采取保底回收等方式解决后顾之忧。受到激励的不只是邻村的藤召前,凯本镇的黄精种植基地成片出现。现在,仅小田坝村周边的6个村,便发展出1116亩黄精。
编辑:王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