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程旺:中医哲学研究的“旧邦新命”

2024-11-08 08:52:36

      自1956年著名哲学家、宗教学家、历史学家任继愈发表《中国古代医学和哲学的关系——从<黄帝内经>来看中国古代医学的科学成就》算起,新中国成立后在现代学术意义上开展中医哲学研究已60余年。其后,中医哲学各领域的研究逐渐取得一些成果,如《内经的哲学和中医学的方法》(刘长林,1982)、《性理与岐黄》(徐仪明,1997)、《中医基础理论的哲学思考》(澳门中国哲学会主编,2005)等。但真正具有学科自觉意义的中医哲学研究,应以2007年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医哲学专业委员会的成立为标志。本文在北京中医药大学“解码中医”揭榜挂帅重点项目研究中对中医哲学的研究进展和发展空间进行了梳理评议。



中医哲学发展取得进展


“中医哲学”在“中国哲学史”学科内得到认可,正式成立专业委员会。“中医哲学”在研究上具有学科交叉性,但从现代学科划分上看,其学科特质仍属哲学,而非医科门类下的中医学,就像医古文本质上应归属于文学学科。中医哲学在学科归属上首先是哲学学科,具有部门哲学的性质,其上位学科是哲学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中国哲学史”。因此,获得“中国哲学史”的学科身份认可,是其学科自觉的必经阶段。2007年1月29日,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医哲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召开,时任国家图书馆名誉馆长、中国哲学史学会名誉会长任继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方克立、中医哲学专业委员会主任罗希文以及60余位学界专家对中医哲学的现实意义和社会功能进行了探讨。中医哲学专委会的成立,是中医哲学发展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中医哲学”自此具有了正式的学术团体组织,成为隶属于国家一级学会的二级学会。这次会议的成果后结集为《中医哲学的时代使命》(张超中主编,2009)一书出版。中医哲学专委会每年组织召开年会,现任会长是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张其成。

中医哲学研究成果持续推进,拓展出众多研究领域,取得一定积累。在内经哲学、中医气论、中医象思维、中医哲学方法论、中医伦理学、中医身体观、儒道释与中医学、易学与中医学等领域取得了如《黄帝内经——气观念下的天人医学》《<黄帝内经>的原创之思》《中医原创思维研究十讲》等成果。此外,近年还出现过以“中医哲学史”为名的初步研究尝试,表明关于整体性推进中医哲学研究的学术意识已近成熟。

国家社科基金关于中医哲学主题的项目立项情况呈良性发展态势,表明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对中医哲学研究的认可和支持。如近几年至少有三个与中医哲学密切相关的选题列入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选题指南并分别获得立项:中医原创思维的方法论研究,新编中医哲学思想通史,中医哲学传承体系与创新发展研究。

中医哲学教材建设取得一定进展。如《中医哲学基础》列入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分别于2016年、2021年两次修订,列入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国古代哲学与中医学》列入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研究生规划教材。但据初步了解,以上教材主要在中医药类专业研究生阶段开设相关课程使用,本科生阶段开设中医哲学必修课程较少。



存在的问题


中医哲学研究具有学科交叉性,这不利于中医哲学研究的自我认同建构及其内涵式发展。中医哲学的研究者可能来自中国哲学、中医学为主的多个相关领域,具有不同的学科背景和学术训练,使“中医哲学”研究中的内涵界定、关注重心以及研究层次等都存在较大差异。中医哲学研究在学科底蕴上要求较高,对研究者的学科背景和学术积累要求也相应较高。目前,多元化的研究参与固然有利于研究开展的丰富化,但并不利于推动中医哲学研究共同体的凝聚提升,相对固定、精深的研究队伍建设还要增强。

中医哲学的研究选题还没有形成较为自觉、明确的发展布局和层次架构。多数研究是基于研究者的研究需要或兴趣使然,在选题推进上还带有一些“散兵游勇”的色彩,此种情况不利于中医哲学研究队伍集体的系统布局及有机推进,也不利于中医哲学研究学术共同体意识的养成。

中医哲学研究还缺少专属的、高水平的学科刊物。目前中医哲学的研究论文发表于部分中医学专业刊物,或发表于部分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相关刊物。但中医学领域的刊物,在哲社科领域影响非常有限;哲社科领域刊物还未能实现规模化承载中医哲学成果,这也是制约中医哲学长足发展的重要因素。此外中医哲学研究著作在主流出版领域的数量和层次也可继续拓展提升。



发展建议


进一步明确研究定位,不断发掘原创性论题。中医哲学研究应从交叉式研究不断向内涵式研究发展。从内涵界定上看,中医哲学至少包含着“中医与哲学”“关于中医的哲学”“中医里的哲学”三重含义。中医哲学最终应以讲清楚、说明白“中医里的哲学”为宗旨,但另外两个维度是并非无关紧要的,而是构成着深入析出“中医里的哲学”的前提条件,亦即只有首先对“中医与哲学”的关系视角的深入切入,对“关于中医的哲学”有着深入追问,才能真正讲好“中医里的哲学”。

具体言之,首先,中医哲学应着重加强中医哲学基础研究,对《黄帝内经》《伤寒论》等基础典籍,对金元四大家、张景岳等中医理论大家,以及气论、阴阳、五行、脏腑、经络、藏象、证候、体质、病因病机以及本草等理论学说,进行哲学层面的诠释、疏通和论证,让哲学思维对中医理论的融入更加深切、让中医理论的哲学之基更加澄明。其次,在具体专题研究上,立足中医学基础理论的架构,中医哲学应始终做好与中国哲学、医学哲学的互动交流和共振共进。同时还应及时关注、持续融汇存在主义、生命哲学、身体哲学等哲学前沿理论,讲清楚、说明白属于中医药学自身的哲学理论,如中医本体论、中医生活哲学、中医生命哲学等。由此,中医哲学才能在自身理论专题上不断深化认识,同时也可对哲学研究领域做出有效推进和理论反哺。最后,在基础研究和专题研究的积累上,综合开展好中医哲学历史性、系统性的整体性研究,如中医哲学史的资料整理、理论诠释及思想创新,进而从“照着讲”到“接着讲”,努力构建形成具有原创思维和自主体系的当代中医哲学理论。总之,用哲学道理总结好中医智慧,把中医智慧提升为中医哲学理论,中医哲学研究既要更加中医,也要更加哲学。

进一步加强学术研讨和专业培养,不断促进学术共同体建设。可以中医哲学专委会为抓手,进一步深化学术研讨导向,以学术研讨与互动,引领研究导向,强化学术共同体建设。当然还应看到,中医哲学的长远发展,应从中医药学相关专业的高等教育阶段抓起,加强中医院校的哲学教育,尤其是中国哲学教育,应列入必修课程,从专业培养阶段就不断提升中医药学子的哲学思维和哲学素养。从学科规划的角度,中医药院校还应做好哲学学科的建设和布局,尤其是中国哲学学科的建设,进而形成具有明确建制的中医哲学教研团队和教研机构。中医哲学(哲学)与医古文(文学)、中医医史文献(历史学、文献学)一样,对中医药学的学科建设和发展可以起到不可或缺的内在支撑作用。

进一步加强教材建设,不断深化其哲学水准。中医哲学教材,因其学科交叉特性,需通过哲学学科和中医学学科的双向学科同行评议,实现更加中医也更加哲学的特色性、专业化推进。目前,在哲学学科领域的评议还需加强。

进一步加强刊物建设,搭建中医哲学成果平台。可以先从中医哲学专业期刊办起。近两年中医药学相关文科期刊呈增长态势,如山东中医药大学创办《中医典籍与文化》,长春中医药大学创办《中医药历史与文化》,成都中医药大学拟创办《中医文化研究》等,但目前还未见有中医哲学研究专刊。《中医药历史与文化》创刊号关注的就是“中医药文化与传统哲学”主题,也反映出加强中医哲学主题刊物建设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同时,可以加强与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刊物的联动,以专栏或专题研究形式逐步加大对中医哲学成果的支持力度。

进一步推出高水平的研究论文、专著及研究项目,并努力将中医哲学成果推入到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得到哲社科领域的审视和洗练,可以推进中医哲学研究的不断深化,进而更深入地汇通、促进中医药学科的发展。比如推动中医哲学研究论文发表在《哲学研究》《哲学动态》《中国哲学史》等哲学类专业刊物,让中医哲学逐步成为哲社科领域研究的常规选题、常态论题。

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随着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的召开,以及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第二个结合”已成为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要方向。作为又一次的思想解放,“第二个结合”为我们打开了创新空间,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中医药学作为“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正是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不容忽视的宝贵资源。其中,中医哲学所凝聚的“深邃的哲学智慧”更是需要首先予以重视和大力发掘的内容。在“第二个结合”的理论导向下,中医哲学研究已然迎来了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大好时代,中医哲学研究应抓住时代机遇,推动中医哲学走入新的历史阶段!



作者:程旺 北京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图文转自2024年11月1日中国中医药报3版